在钢板桩施工中,可能会遇到多种问题,以下是一些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:
1. 钢板桩倾斜
产生原因:
被打桩与邻桩锁口间阻力较大,而打桩行进方向的贯入阻力小。
地质条件不均,导致桩体在坚硬的砂层或砂砾层中受力不均。
打桩机械的稳定性不足,无法保持桩体的垂直度。
桩体自身存在缺陷,如弯曲或尺寸偏差。
解决方法:
在施工过程中,使用仪器随时检查、控制并纠正桩的走向。
当桩发生倾斜时,用钢丝绳拉住桩身,边拉边打,逐步调整桩的垂直度。
对先打的板桩适度预留偏差,以应对后续打桩的影响。
对地质条件进行详细勘察,确保打桩区域的地质条件适合钢板桩施工。
确保打桩机械的稳定性,必要时采取加固措施。
对桩体进行质量检查,剔除弯曲或尺寸偏差较大的桩。
2. 钢板桩扭转
产生原因:
钢板桩之间的连接锁口是铰式连接,导致板桩在打入过程中可能发生转动。
解决方法:
在打桩行进方向用卡板锁住板桩的前锁口,防止其转动。
在钢板桩之间的两边空隙内设置滑轮支架,通过滑轮支架制止板桩下沉时的转动。
在两块板桩锁口搭扣处的两边,用垫铁和木榫填实,增加锁口的稳定性。
3. 钢板桩共连
产生原因:
钢板桩倾斜弯曲,导致槽口阻力增加,使相邻桩一起下沉。
解决方法:
及时纠正发生倾斜的板桩,确保每根桩都垂直打入。
把发生共连的桩与其他已打好的桩使用角钢电焊临时固定,防止其继续下沉。
4. 打桩阻力过大
产生原因:
贯入的地层为厚度较大的密实砂、砾石土等坚硬地层。
钢板桩的连接锁口锈蚀、变形,导致阻力增加。
解决方法:
采用辅助措施贯入坚硬地层,如高压冲水沉桩或预钻孔法沉桩。
打桩前对钢板桩逐根进行检查,及时清除锈蚀、调整变形,在连接锁扣内涂抹黄油等润滑油脂,减小贯入阻力。
5. 钢板桩被相邻板桩带入
产生原因:
在软土中打入钢板桩时,遇到不明障碍物或钢板桩自身倾斜,导致阻力增加,进而被相邻板桩带入。
解决方法:
采用屏风法施工,即先打一部分桩,再逐渐向两侧扩展,避免一次性将板桩打至标高。
把相邻钢板桩焊牢在围堰上或用型钢连接在一起,增强其稳定性。
若钢板桩已被带入土中,应在其顶部焊接同类型的钢板桩,补充因带入而损失的长度。
6. 钢板桩水平伸长
产生原因:
钢板桩锁口扣搭处有间隙,导致在打入过程中沿打桩行进方向长度增加。
解决方法:
钢板桩锁口扣搭处的间隙是正常现象,但设计时应考虑水平伸长值,并在轴线修正时加以纠正。
7. 钢板桩拔除困难
产生原因:
钢板桩在土中停留时间过长,导致土压力增大,难以拔除。
钢板桩连接锁口锈蚀或变形,导致拔除时阻力增加。
解决方法:
在拔除前,采取适当措施释放土压力,如降低地下水位或进行地基处理。
使用振动锤等专用工具进行拔除,通过振动破坏钢板桩周围土的粘聚力,减小拔除阻力。
若钢板桩难以拔除,可采用复打或按相反顺序拔桩等措施。
8. 钢板桩防腐问题
产生原因:
钢板桩长期暴露在潮湿环境中,容易发生腐蚀,影响其承载能力和耐久性。
解决方法:
在钢板桩施工前进行防腐处理,如涂刷防腐漆。
定期对钢板桩进行检查和维护,及时处理腐蚀问题。
在钢板桩施工中,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和应急预案,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。同时,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管理,确保其能够正确操作施工设备,遵守安全操作规程,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。